2021年03月08日 转摘自:广州市商务局网站
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并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其中,有关商务的内容为下一阶段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本报特请全国人大代表和业内专家为您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商务关键词。
促消费亮出多项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具体举措包括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运用好“互联网+”,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等,受到业内专家一致点赞。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多项拉动消费举措中有两大新亮点令人注目,一是更加注重解决扩大消费的根本问题,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能力,“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二是重视中小流通企业在扩大消费中的作用,提出要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
商务部研究院步行街研究中心副主任路红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稳定和扩大消费举措,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性强。比如,当前大多数农村县乡两级的物流体系建设普遍滞后,配送时间长,而且一些农村区域尚不支持配送、运费比城市贵等问题突出。报告提出“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致力构建多层次规模化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着力解决农村网购消费“最后一公里”问题。又如,小店商铺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提出“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将有利于破除制约小店商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小店商铺发展中存在的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更好发挥小店商铺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的作用。再如,部分电子商务平台收取商户服务费偏高,不仅影响了商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电商行业的发展生态。报告提出“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通过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与商户和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生态,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赵萍预计,2021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呈现持续恢复的走势,但具体增速还要看服务消费恢复情况。服务消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正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尚未恢复到常态化增长区间。而且,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电影院、演出场所、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场所还需限流,跨省旅游、入境旅游的全面恢复仍待时日。
在此背景下,路红艳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消费不仅是应对当前形势的重要选择,而且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战略。稳定消费规模、扩大消费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各部门和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稳定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外贸要实现量稳质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确定2021年外贸发展预期目标时明确提出“进出口量稳质升”,在介绍今年重点要做好的工作时再次强调要“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与前两年“促稳提质”的目标相比,今年报告表述有所不同,但仍然突出外贸发展的“量”和“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目标的提出非常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方向。当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各地不同程度遭遇员工返岗难、供应链恢复难、资金链紧张等共性问题,同时国外疫情依然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在出口方面不可避免遭受多重冲击。因此,外贸企业要做好多手准备,在稳住进出口规模的同时,加速提升出口的质量。对荣事达而言,就是要助力推动“中国智造”在出口方面呈现出更明显的“提质高效”特征,客户质量也要进一步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坚江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当前,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较多,但也存在较多机遇,比如外贸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因此,外贸企业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稳”住,在此基础上抓住新机遇,推动企业和产品的创新升级,逐步实现外贸发展质量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今年实现进出口“量稳质升”的具体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并且强调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对外贸发展从信保外汇收支便利化、稳定加工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进口等方面进行了安排。
郑坚江认为,上述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政策非常精准地指向了外贸企业所需,既体现了稳住众多中小外贸企业的举措,也提出了稳住加工贸易等举措,同时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及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有利于外贸企业在销售市场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快创新,进而带动企业整体业务的创新升级。比如,现在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电商等渠道出口产品转内销,但生产及运营成本高,线上营销和产品推广费用高,回款周期相对长,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精准有力的稳外贸政策有利于外贸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更有信心。“面对国内外需求的下降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作为中国民族品牌企业,我们将加大企业出口市场供给能力。”潘保春说,2021年,荣事达将通过“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深化“品牌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建立出口供应链体系,不断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让外商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包括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欢迎外商扩大在华投资,分享中国开放的大市场和发展机遇。
上海市委党校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邹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解读道,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部分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近年来,中国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今年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尤其是在外资企业关注度高的服务业领域将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让外资企业进一步分享中国市场机遇。二是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今年不仅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一年,其核心仍然是对标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进一步开展压力测试,发挥好辐射带动效应。三是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这既是外资企业的核心诉求,也是中国持续招商、安商、稳商的前提条件。今年要进一步在促进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增添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
盘古智库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艾雪颖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是一大亮点。“这种渐进性的开放措施兼顾制度整合和优化,有利于形成促进内外资公平竞争的新业态新模式,符合新时代形势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外资稳中提质,邹磊表示,随着中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今年要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引导支持外资企业全面融入中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贸易升级进程,促进外资企业稳中提质,使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艾雪颖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便利化。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的关键举措。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渐减少外资进入竞争领域的限制,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二是创新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优化税收管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和投资原则,不断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改善利用外资结构,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过去利用外资结构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现在要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合理引导外资流向现代服务业。
以高水平开放服务新发展格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此背景下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构建开放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放举措非常具体,政策措施较为务实,对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四个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庞超然分析,外贸方面,中国今年依旧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进出口仍有较大压力,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明确对贸易主体支持、促进贸易方式优化、畅通物流通道等具体任务进一步推动稳外贸发展。
报告还提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洪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保持高速增长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方向,在稳外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数字经济时代对外开放顺应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加快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推动建立数字经济规则体系。
外资方面,庞超然认为,推动中国开放领域从制造业开放向服务业开放发展,注重自贸试验港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等相关内容释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首次提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统筹优化各类开放平台功能,促进平台联动协作,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出更加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举措,形成开放发展合力。
“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将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重要支撑。”洪勇强调,具体举措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优化区域开放格局。促进内陆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第二,提升开放平台水平。发挥开放平台,如自贸区港平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平台等的作用。第三,深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全国版、自由贸易试验区版和自由贸易港版负面清单,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第四,拓展制度型开放机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进一步对标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
报告还提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庞超然表示,多双边经贸合作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推动加入高标准自贸协定谈判有助于更好推动制度型开放、以更高水平国际规则推动国内改革走深走实,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洪勇认为,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消费和服务,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